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医美领域意识到自己踩了性价比的坑,这些消费者以20岁以上的女性为主,每年在医美上支出大几万元甚至更多。她们对抗衰需求强烈,并愿意长期持续消费,对医美机构服务品质的要求高,但也会被一些机构“性价比”“低价”的宣传吸引。
如“美团新上了一个9.9光子嫩肤,需要的姐妹赶紧拼起来!”、”大众点评体验一次光子嫩肤,赠送一次皮肤清洁,仅需299”但是到机构体验时却不是广告所发出的内容。
这不家住上海的俞女士在某直播平台上刷到一家平台认证的医疗美容机构的直播间,在“限时秒杀”“现场验真”“售后无忧”和主播的承诺声中,花费近4000元下单了标称8000元的“超声炮+水光”套餐。原以为“薅”到了机构的“羊毛”,然而到店享受服务时,又被工作人员推销加单了1000元的“水光”,与原套餐配套使用。花费5000元,现场体验还非常差。做美容之前不仅根本没有验真,原本1小时能结束的流程被拖延到了4个多小时
其实俞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大部分机构的营销模式都是低价引流到院,通过降低了医美的消费门槛,升单更高级的产品或套餐,但美容顾问为了业绩会无差别推荐高利润项目,只要到院有相关诉求都会推荐,层层“套路”暗藏在各个服务环节中。
要知道医美作为医疗服务,每位客户的基础条件和需求都各不相同,不可能提供全程标准化的服务方案,这就为违规操作和“商业套路”提供了生存空间。对缺乏相关经历的消费者来说,很容易被平台下单量、折扣额度等误导而冲动下单,消费者自身又难以查明机构和人员资质是否齐全、药品和设备操作是否合规等,导致屡屡被“套路”。
因此面对整形美容项目的低价诱惑,务必保持警惕和理性,以免陷入价格低廉而质量堪忧的困境。价格并非唯一考量因素,更重要的是确保选择的项目和机构具备专业性和合法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低价的陷阱,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的整形美容体验。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